Cinque Terre

管理条例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管理条例 > 正文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基层就业学费贷款补偿管理办法

作者: 发布时间:2018-10-26 点击数: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基层就业

学费贷款补偿管理办法

一、总则

第一条为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发〔200816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93号)有关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服务期在3年以上(含3年)的,其学费由国家实行代偿。在校学习期间获得国家助学贷款(含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下同)的,代偿的学费优先用于偿还国家助学贷款本金及其全部偿还之前产生的利息。

第三条 本办法中高校毕业生是指我校所有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且在基本学制年限内的的全日制研究生(定向、委培以及在校学习期间已享受免除学费政策的学生除外)。  

二、标准与条件

第四条 凡符合以下全部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可申请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守宪法和法律;
  (二)在校期间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诚实守信,道德品质良好,学习成绩合格;
  (三)毕业时自愿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工作、服务期在3年以上(含3年)。

第五条 本办法中的艰苦边远地区是指国务院规定的艰苦边远地区;本办法中的基层单位是指:
  (一)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机关、企事业单位,包括乡(镇)政府机关、农村中小学、国有农(牧、林)场、农业技术推广站、畜牧兽医站、乡镇卫生院、计划生育服务站、乡镇文化站等;
  (二)工作现场地处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的气象、地震、地质、水电施工、煤炭、石油、航海、核工业等中央单位艰苦行业生产第一线。

第六条 研究生每人每学年代偿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的金额最高不超过12000元。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每年实际缴纳的学费或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低于12000元的,按照实际缴纳的学费或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金额实行代偿。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每年实际缴纳的学费或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高于12000元的,按照每年12000元的金额实行代偿。

三、发放与管理

第七条 国家对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的获得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资格的高校毕业生采取分年度代偿的办法,学生毕业后每年代偿学费或国家助学贷款总额的1/33年代偿完毕。

第八条 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按以下程序申请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
  (一)高校毕业生本人在办理离校手续时向学校递交《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申请表》和毕业生本人、就业单位与学校三方签署的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服务3年以上的就业协议
  (二)在校学习期间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高校毕业生,在与国家助学贷款经办银行签订毕业后的还款计划书时,应注明已申请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如果获得国家助学贷款代偿资格,不需自行向银行还款。
  (三)研工部根据上述材料,按本办法规定,审查申请资格;在每年6月底前,将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相关材料集中报送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审批。对存在二次定岗的毕业生,高校应在毕业生提交有关证明材料并经审查后,最迟于当年12月底前将申请材料集中报送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审批。

 

第九条 除因正常调动、提拔、工作需要换岗而离开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外,对于未满3年服务年限,提前离开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单位人事部门应要求其及时向我校申请取消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资格。
  对于不及时向高校提出取消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资格申请、不与银行重新签订还款计划书、提前离岗的高校毕业生,一律视为严重违约,国家有关部门要将其不良信用记录及时录入国家金融业统一征信平台相关数据库。

 

第十条 对于弄虚作假的高校和高校毕业生,一经查实,除收回国家代偿资金外,将按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

四、其他

第十六条 本办法由研究生工作部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新老生按统一标准执行

 

上一条: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生源地信用贷款管理办法

下一条:华中师范大学优秀研究生评选办法(试行)

版权所有: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今日访问:
累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