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院系所:
由上海市学位委员会主办、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承办的2011年上海市文艺学研究生暑期学校,将于2011年7月15日至7月28日在华东师范大学举办。上海市文艺学研究生暑期学校立足上海,面向全国,依托长三角的区域优势和华东师范大学的学科优势,注重对文艺学一系列基础理论与前沿问题的探讨,旨在为广大研究生和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一流学术平台,开阔学术视野,提升创新能力,增进学术交流,推进学术优质资源的共享。现面向全国招收学员。
一、办学宗旨
本次文艺学研究生暑期学校将围绕当前国内外文艺学研究中的一系列基础理论问题与学科前沿问题,通过专家高层引领与学员平等探讨,对古今中外文学理论与批评中的热点、难点、疑点、突破点和新生长点给予高度学术关注,注重问题意识的凸显与学科建构的需求,为面向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的我国文艺学研究积极创造学术契机。
本次文艺学研究生暑期学校将招收学员80-100名。主要面向全国高校青年教师和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
二、师资配置
本次文艺学研究生暑期学校将由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十余所知名高校与科研机构的20余位国内文艺学专业知名专家联袂授课。展现名师风采,传递研究智慧。
三、课程安排
本次文艺学研究生暑期学校将采取专家授课、专题学术讲座、学术讨论、博士生论坛等多种形式的学习与交流方式。除授课外,还将安排外出旅游等环节。现将主要专题学术讲座安排如下:
朱立元(复旦大学):《美学研究对象之我见》
曾繁仁(山东大学):《中西美学与艺术的比较》
陈 炎(山东大学):《建筑艺术的古代、现代、后现代特征》
赵宪章(南京大学):《文学与图像》
周 宪(南京大学):《当代西方文论的几个问题》
南 帆(福建省社会科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文学理论:本土与开放》
王 杰(上海交通大学):《英国马克思主义文论与美学的当代发展》
李春青(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理论:从哲学走向历史》
胡亚敏(华中师范大学):《论比较文学的差异性研究》
蒋述卓(暨南大学):《城市文化与城市美学》
陶东风(首都师范大学):《走向建构主义的文艺学》
王德胜(首都师范大学):《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感性问题》
张永清(中国人民大学):《英伽登文论在当代的接受》
鲁枢元(苏州大学):《汉字"风"的语义场与中国古代生态文化精神》
刘锋杰(苏州大学):《近年来文学再政治化与西方文论资源》
曾 军(上海大学):《文学的视觉研究》
刘旭光(上海师范大学)《文艺学美学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
以及其它知名专家学者等。
四、时间地点
举办时间:2011年7月15报到,7月28日结业。
举办地点: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上海市东川路500号)。
五、学员待遇
本次文艺学研究生暑期学校在课程结束后,将颁发结业证书与成绩证明,以作为学员所在培养单位认可学分的凭证。
全体学员均免收学杂费。为全体学员提供伙食补贴与相关资料,为外地学员提供免费住宿。
六、报名方式
有意参加者请填写报名表(见附件),并请于6月30 日前将报名表电子版发送至以下任一报名邮箱。7月初公布录取学员名单,并发放录取通知书电子版。欢迎学员届时携带一篇自己的学术论文前来参加交流探讨。
咨询电话:13671795206(朱老师)
13023216305(刘老师)
15802101018(刘老师)
附件:
报名表.doc